春节回乡札记 |
浏览次数:32873次 更新时间:2019-01-19 17:09:16 |
春节回乡札记
记得上次回老家,三弟的小女还没出生,匆匆六载春秋已过,终于要回家看看。心里最怕的是无颜面对斑苍憔悴的父母,有点近乡情怯的感觉。 见到阔别多年的爸爸妈妈,我们心里既高兴又辛酸。在院子里昏暗的灯光下,只见爸爸一个快步跑过来就抱起我女儿,我还生怕会吓着宝宝,我和妻子赶忙吩咐女儿说:宝宝,这是爷爷,快叫爷爷;这是奶奶,叫奶奶。女儿很乖,不但没受惊吓,而且叫了一声响亮的爷爷,可把爸爸乐坏了。因为宝宝自出生到现快五岁了一直没见过爷爷,只见过奶奶,那是在宝宝刚出生时,妈妈去北京帮我们照看宝宝时见过。 哥哥嫂子、弟弟全家聚集和我们寒暄一阵子,再替女儿分别介绍完三个姐姐之后终于落座,在见到大侄女时惊讶地差点认不出来,站立在我面前的已经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啦,再看看子琴小侄女,从出生到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见到,的确长的和我女儿很像。 回到屋里,定睛看清了爸爸、妈妈的容颜,心里倒是颇感欣慰点儿,感觉比我六年前回家时见到爸爸的气色还要好些,这是我最好高兴的事。 很快,消息灵通的老乡也来了,见到我都很高兴,说我“越来越年轻”了,其间,有我们向来很尊敬的长辈;有儿时从小一起玩大的老乡;还有一些年轻小姑娘和小伙子,我基本上不认识,听妈妈介绍过才知道给这些年轻人归类“对号入座”。看到年轻人成长起来了方知自己已经不年轻了,已过“不惑之年”的我怎么对于有的老乡怎么称呼的问题上开始范疑惑呢?有些一时想不起名字。北京的朋友笑我数典忘祖啦。 我家紧挨着祖堂,我想起了今晚老乡都要聚集在祖堂祭祖,一路上很疲乏,为了早点休息一会,我不得不躲进房间。不过,想到明天要拜访乡邻老友是很头疼的事,一来交流有困难,因为我大多数的语言表述非用普通话不可,这就迫使我一会老家话,一会普通话,不知人家是否觉得我是故意为之呢?还是能够理解?毕竟离家二十一年;其次,我并没有老家人想象的那么好,我一再强调,我在北京也就是一个没有户籍的贫民而已,什么发达了呀,衣锦还乡啊,说的我都低下了头,红了脸儿,正面评价我的似乎不多,因为他们都知道我在北京认识一位家乡在京为官的老乡。我倒很乐意听他们夸奖我有个好妻子和乖巧漂亮的女儿,因为,她们才是我最大的骄傲。 家乡的味道似乎早已不再淳朴,给我感觉还是官本位思想浓厚。“向钱看”是当今农村“进步”的唯一标识。不过,老家变化还是很大的,虽然观念仍显陈旧,但生活条件有着显著的提高,我看到大多数老乡都在马路旁盖上了别墅式的小洋楼,厨卫一体,一改过去上厕所蹲茅坑的局面。也开始懂得享受生活了。 年夜饭做了几道菜我已经记不得了,总之都是我小时候爱吃的东西,妈妈特意为我做了水秀粑,按照习俗,这个水秀粑要到农历三月初三日才能吃的上。因为按照季节,三月才有水秀长出来,没想到妈妈过年就能为我做上一顿美味的水秀粑,吃起来口感很磁实,柔软绵细,味道香甜,色泽嫩绿,水秀的色和糯米的香甜和粘性无不透着家乡的味道,吃上几口水秀粑,乡愁的味道竟然烟消云散,但见妈妈的慈祥和绵绵的爱意萦绕心间良久不能散去。爱人也觉得好吃,只是怕我贪吃增肥了,岂知此时此刻的我早已按耐不住美食的诱惑,都是我最爱吃的,比如山粉圆子、炖猪蹄子、还有家乡的白菜,似乎更有味道,要知道纯绿色、原生态种植的青菜在城里很宝贵啊。 说到绿色青菜,特别高兴的是妈妈带着她的四个孙女和我们一起她的菜园地摘菜,我爱人叫女儿自己亲手拔几颗白菜,小家伙用力使劲一拔,只拔出一匹茶叶,仍不甘心,在我们的鼓励下继续拔,这回进步很大,拔了一整颗白菜,她自己很高心,因为有几个姐姐陪同,加上从未上个菜园地的她一路上蹦蹦跳跳十分喜乐。 走在菜园地的乡村小路上,回忆起一幕幕儿时的场景,一股幸福温馨的感觉油然而生,想到自己带着女儿和妻子回老家的感觉,一种真正意味的成功感充满我的心田,我不认为要成为多么大的书法名家或很有钱的企业家就是成功,人过四十的我觉得夫妻恩爱如初,孩子懂事听话就是一种难得的收获。难道有谁能够否定吗? 最让人开心的是女儿不知不觉竟然端起盛满橙汁的酒杯去跟爷爷、奶奶敬酒,后续过程中宝宝出了给我哥哥弟弟及姐姐等人敬酒之外,给她申雯姐姐敬酒的次数更多,她说,申雯姐对她可好了,处处关心她。感觉我们三个家庭都在为了哄我女儿开心似的,感觉我好像是一个远方亲戚似的。我为什么会有“客”的感觉呢?感觉全家都很和睦而又客气。也许家人觉得我即将回京,又不知要过多久才能团聚得缘故吧,一想到这里,多少有些无奈。 其实老大和老三在老家生活上已经还可以,不求富贵,一生能够安居乐业,孩子长大成人也颇孝顺,能够有个安逸的日子应该是最大的福气吧。看到老家的生活条件的变化和那种慢节奏的生活,我嘴里反复念叨着说,哎呀,在老家生活的感觉真好,自由自在,呼吸的空气是清新的、吃的菜饭是纯生态的、喝的水也是淡淡甜甜的弱碱性水。彼此和睦同居,何等的福乐啊。我和妻子说:在老家生活还真的有些不想回京啦。 老家人和我谈论最多的、最引以为荣的话题就是“五千年文博园(中华文化主题公园)”,这的确改变了太湖面貌,它已经由一个县城郊区农村变成一个风景迤逦的江南小镇,放眼望去,又仿佛置身皇家名园,蔚为壮观。 文博园离我家很近,它是去县城的必经之地。大年初一,我们一行大大小小8个人坐着三弟的电动车载我们到了文博园。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座庞大的孔子雕像和徽式园林和苏州园林风格合一的建筑群,我戏称他为太湖县的“皇家园林”。 走进园子里,发现它大到你用一天的时间都逛不完。偌大一个园林建筑群就是在北京也算为一特大型园林。远远望去,似乎有些令人望而生畏的“龙首”竖立在最高的人造山峰上,我很纳闷,难道这个意思的表达是告诉我们,我们是龙的传人吗?就是在首都皇城也看不到这样的龙建筑。再往里走一点,你会看见“老子天下第一”的大型老子山形雕像,但我们的脚步还是被龙首吸引着,不知不觉我们来到盘龙脚下,抬眼望去原来是一个登高观景台,要通过盘梯登上龙首还是挺高的,我带着女儿爬到上级台阶就突然有一种声音告诉我,你登上去要干什么呢?于是我迅速带着女儿下来。 我们继续畅游文博园,这时候,天公不做美,下起了雨来,女儿害怕落雨的天气,我们只好提前打道回府,结束文博园的参观活动。但了解文博园只能通过其官方网站来了解了。投资十几个亿的园林景观大致是这样的,“五千年中华文化主题公园的占地面积为5000亩,以创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目标,致力于打造一座世界朝圣东方文明的艺术殿堂”。好一个“世界朝圣东方文明的艺术殿堂”仅仅就这一宏伟愿景,你可能要目瞪口呆好半天,这反映了太湖人强烈的文化自信啊!因为这个园子里号称项世界第一的项目很多,恐怕龙行天下塔就是其中的一项世界第一。 第二天吃完早饭,我和妻子去县城玩会,弟弟仍坚持陪同我们去,妻子坚决不肯,觉得太拖累弟弟了,我们正好也想自己走走看看,看有什么东西可以买一点,结果发现县城的消费水平很高啊,物价不比北京便宜。我们主要是想给爸爸妈妈买一台大点的液晶电视,新城卖电器的都没开张,也没找到合适的东西要买,就直接从新县城一直寻觅到老城状元街那里才买到海信电视的,31英寸,挺大的,卖电视的人开车送我们回来,并安装好的,爸爸妈妈说:又花这些钱干什么呀,老电视还能看吗。我说,爸,这种电视在老家还没普及呢,你就算是超前一点享受呀,我们不在家,你可以多看看新闻,电视剧什么的,眼睛不是太受累啊,原来的字幕都看不清怎么看啊。 爱人一再要求我不要老是埋头看手机,要多陪爸爸聊会天,心中想到的宗教信仰的问题一直没有开口去说,记得最后我只是轻描淡写地说:爸爸,上次回来小敏给你留下的那本《圣经》你看没看呢?爸爸说:“看得少,因为一看书眼睛就难受,又容易犯困,主要是看不下去”。我说:是看《圣经》看不下去还是看什么书都看不下去?爸爸说:“看什么书都看不下去”。我有些无奈,爸爸年轻时很爱看书的,现在为什么看不进去呢? 初二我和哥哥弟弟三家一起去舅舅家拜年,宝宝一路上很开心,因为有姐姐陪着玩,还能有这么多人一块去玩,玩是孩子最开心的事啦。舅舅家很穷,我们多年不见,见面了,眼眶有些湿润,苦于没有能力帮助他们,我们空有四个表哥,感觉几个表哥除了岁月的痕迹加深一点之外都没有什么变化,楼盖起来了,却不愿意他的老母进门,听他们说,你大表哥说的,除非老太太不进我家门,进门了我就赶他出去。我觉得有些悲哀,但不解其中之缘由,直到我们到老屋去见到大舅娘时,发现舅娘头发没剩下几根黑的,虽然很老了,声音还是年轻时候的大嗓门,见到我们舅娘也是很高兴的。听妈妈说:“他那几个儿子嫌弃她闲话”,我说,是,舅娘年轻时就这样,又不是突然地闲话,她也没别的毛病,不至于母子为仇吧,也是自作孽,生出两个不孝顺的逆子,我大舅舅在我们还很小的时候就因病过世了,二表哥那时才15岁的样子,都是大舅娘把他们拉扯大。为什么一点感恩的心都没有呢?俗话说,没有父母的不是,只有儿女的不是。这句话虽不能算为真理,但它告诉我们,子女没有选择父母的权利,除了要感恩,你别无他法,除非你父母犯了世人无法容忍的大罪,即便这样,你也要为其背负责任。我说,妈妈。二表哥从小就很不懂事,和我吵过几次架,都在不住地骂你。那时侯我对这个表哥就没有好感啊。相比之下,我倒觉得我的哥哥和弟弟都很孝顺父母,这是我在北京能够感到心里没有太多愧疚感的主要缘由。 女儿在老家这几天都快玩疯了,那天我们去县城玩也不跟路,我们难得有属于自己的二人世界的日子,她玩她的,我们聊我们的,但见女儿一会儿出去,一会儿回屋里,都是一路跑来跑去,后面总是跟着两个小姐姐陪着她跑来跑去,妈妈说:她走路就是跑。小家伙不但能带着姐姐们玩,而且始终都是她制定游戏规则,都是她在吩咐两个姐做这做那,难怪乎吃饭的时候要和姐姐们多碰几次杯儿。算是表达她心中对姐姐的感激之情吧。因为两个小姐姐一直很谦让她。 快要离开老家的那天我们心里很是难受,依依不舍难离别,妻子说,宝宝啊,那个“光头强电锯”就不要拿回北京了,留给姐姐们做个纪念吧?宝宝不肯,我们也很没面子,她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当要她在选择好吃的和玩具上两选一的时候她总是优先选择玩具,而且一个也不能扔掉,害的家里都成了玩具收购站。在爱人的一再要求留下“光头强电锯”时她有些急了,说:“宁可扔了也不留给姐姐”我们非常惊讶,她妈妈很生气,我们这下子彻底没面子了,自称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没有过错的我们面对孩子的私欲上我们还做的很不够格。也许在保护孩子创新力和行为约束上永远是一对矛和盾的关系,如何保持教育的公平和尺度上需要我们做父母的去仔细思量。 我在想,我的爸爸妈妈是个普通农民,教育的三个儿子虽然没有成什么材料,但我们至少在大城市闯荡时面对灯红酒绿、物欲横流的时代诱惑面前保住了我们做人的底线,不能不说是一种成功,然而,对女儿来说,她是在基督教家庭里成长的孩子,这对我们做父母的要求似乎责任更大,因为孩子如果继续任性下去,就是我们在犯罪。因为人的败坏一开始就从人的自私开始发酵的,如果她不能保住自己的心思意念,我们就没有理由说基督化的家庭教养更有优势。 要离开老家了,宝宝一直都很懂事,但在关键时刻没有保住我们的颜面,令人尴尬不已。又要阔别双亲,心里真是有些哽咽。按照旧俗,新年出行要放鞭炮,爸爸躲在院墙背后放了一串一万响的长长的鞭炮……。心想,不是昨晚跟老爸说好别放鞭炮吗?
写于 2015 年 3月 31日于 心堂
|
【首页】 【返回】 |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十一号二层1358号 电话:13161376350 QQ:1024613974 Email: jijuzhe1973@126.com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篆居画廊有限公司 京ICP备 14019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