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见彩虹 ——读李文进的篆刻作品 |
浏览次数:312910次 更新时间:2014-10-20 23:14:55 |
方寸之间见彩虹 ——读李文进的篆刻作品
篆刻家常被人误以为刻字匠,即刻章的,北京人叫刻戳子。这些都只是用来表述当今社会有关财务用印,多指宋体、楷体类印章。而篆刻界有楷书不入印之说,这就表明印宗秦汉,且以汉印为主的一种以篆书入印的印章,故名篆刻艺术,又名金石篆刻学。在我看来,金石艺术和刻印章毕竟是两个不同的领域,金石篆刻自春秋战国以来至今已传承了几千年,若与刻戳子等同,岂不哀哉。艺术家追求的是艺术境界,李文进在篆刻学方面追求的是一种汉魏风骨、古雅苍劲的金石流光之气。若印人格调高古者,其气质自是温文尔雅。 艺术影响人生,人生影响艺术。艺术生活化是以用来检验艺术家的艺术水准的标准之一,我对这一点深信不疑。有一位年轻女画家(工笔画人物专业),她总是打扮的很得体,走路的姿态可与专业的女模特相媲美,我问她为什么要刻意去做这样的装扮,她说工笔画家穿衣打扮一定要像画中的人物一样,这样才能画好工笔人物。她的回答我深表认同。我怀着同样的心情走进李文进的石篆居艺术工作室,给我的第一感觉便是他的印风、书风的高古雅致。这和他在金石方寸之间沉积了十五余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认识他的人都有一种书如其人、印如其人的感觉,而他的谦和就是一种很好的见证。 说到李文进的印风高古雅致,并不是说他和古板、匠气有联系,比如《广其学而坚其守》一印,古拙、苍劲、典雅之风十足。其线条和印边的处理无一处简单的直线和生硬。而《放浪形骸之外》一印更像是沙场点兵、舞池漫步一样收放自如,这不正是作者内心生活的一种真实写照吗?而且这两枚印作为李文进的代表作于2006年入展西泠印社全国第六届评展。而这两枚印均得到了书画篆刻界的一致好评。 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专业的李文进,不仅印刻的好,书法也好,颇有晋人格、宋人意。走进李文进的工作室你会发现他不仅擅长古玺印式的创作,而且还对汉印、唐宋官印乃至明清流派印都有研究。作为一名专业治印者,应该是在某一领域有专攻的同时兼备多家,乃至兼蓄百家风格。这正是作为篆刻家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作为创新的基础。在篆刻创新的方向上,李文进选择了自主创新的道路,正如他做事素来不被他人的思维所左右一样,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我行我素。这对他而言无疑是选择了一条艰难的“十字架”的道路。 在我国的艺术圈子里,若要出人头地,是很注重师承关系,很多印人为了成为“快餐式”的人才,便不惜抄袭获奖作者的印风,以求速成。这无疑是一种捷径,但不是李文进想要的,他在篆刻艺术格调上做得很真实、坦荡。比如《思承千载》一印是李文进对古玺印风的一种探求,力求感悟到古人的心声。像这类对古印风作出探索的还有很多,如《言隐荣华》、《处其厚》等印。既古又新的拟古印作让我仿佛看到了李文进在和古贤对话的高雅境界。再如《方圆穷金石之丽》、《宝雅斋》、《蔡布谷》、《教学相长》等印,都是李文进有效地对新古典印的一种探索和研究。 一个人选择了艺术就意味着选择了一条寂寞的道路,甚至是一条不归路。但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的李文进并没有被“寂寞”所淹没,也没有被世俗的诱惑所吞没。个中玄机是他坚持认为一个有理想、有信仰、有追求的人不被世俗化就一定能像宇宙中的星光一样,哪怕所发出的光很微小,也要照亮他所爱的人和不爱他的人。这正是一个艺术家所独有的博大胸怀,它支撑着李文进的整个艺术生命。 李文进不仅对古玺印、汉印有研究,而且在他的作品中,既能看到吴昌硕那种浑朴大气且刀法多变的元素融入其中,又把齐白石那种疏密得当,大起大落的“写意篆刻”表现得淋漓尽致,显得含蓄、浑朴而又猛利、霸悍,向我们表达了一种深刻的思想内涵。他这种在继承发扬先辈们的艺术生命的同时,又把书法创作,即“印从书出”的创作观念融入篆刻艺术之中,让其作品闪烁着独具特色的魅力和时代的光彩。 李文进对篆刻艺术的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欣喜的是他对金石学的研究并没有走到江郎才尽的地步,毕竟我们通过李文进的这些作品看到了他的成绩,看到了他在篆刻艺术道路上勇于攀登的身影。
2009-9-27日 |
【首页】 【返回】 |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十一号二层1358号 电话:13161376350 QQ:1024613974 Email: jijuzhe1973@126.com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篆居画廊有限公司 京ICP备 14019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