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北京石篆居画廊!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画廊展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画廊展厅 >> 李文进书画展厅 >> 浏览文章
问余何意草书
浏览次数:33507次 更新时间:2014-11-25 21:16:08

1000¥

尺寸:65cm×31cm




         


                       

                                                             意态挥洒的晋人风骨


                                                                                       撰文: 圣堂


灰色是我童年里的烙印,唯一能为我童年里的记忆增加一抹亮色的就是人们总夸我字写得好。如今工作在笔歌墨舞的世界中的我懂得了“墨”作为黑色却使我在挥舞的笔墨中发现我人生的亮光来,于是光就照亮了我一个艺术的人生。一个使我生活在敬畏光的人生中感悟出书法与人生的道理,那就是乐学、谦谨而不刻板、求真务实的处世观。

我并没有想到儿时的书法爱好如今却成了我的职业。当然,在人们普遍的观念中,一个男人将书法作为谋生的唯一手段,一定有着超乎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是的!在这个崇尚金钱的社会里,人们眼里的我们就好比是一道风景——阳春白雪(阳春白雪虽然美丽却将注定会很快消失),其美丽的背后有种不识时务的感觉。好在我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一直充满信心。然而在我生活中遭遇危机的时候我也曾想过去找一份工作,却发现了自身的一个大问题,那就是我不具备现代化办公的工作的能力,也无其他的谋生能力,感伤之余才发现当人们都在拼命地学习各种工作技能时我却在家中闭门造车式的苦练书法。当人们在职场工作时好似如鱼得水般自由时我才明白原来我把生活中的几乎所有时间都挤出来用来学习书法。难道我为之付出的书法就不能改善我的生活?

当书法成了我唯一的职业时,我才明白正因为这种唯一性才使我在书法创作上更加沉静。更加心无杂念地追求晋唐宋元书法之高古的境界。尤其是对于王羲之、米芾的书风临习上使我所领悟到的神韵是外人无法得知的一种快乐。也正是源于这种快乐便坚定了我立志不做媚俗之子。为要得魏晋风骨、逸少之魂和南宫之气,我更加义无反顾,从此。我的书法艺术走上了一条与先贤古法对话的寂寞之路。我知道这种寂寞的滋味不是“曲高和寡”,便是知音难觅。因为大众的审美能力只局限于其个体的主观上的好看。画因其颜色丰富,人们多买来悬挂厅堂,然书法家的作品权当着补壁之用。于是“书法”便成了“杨花榆荚无才思,飞入平常百姓家”一样平庸,倒也应了书协所提倡的“书法进万家”的客观事实。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进“书法”,尤其是当更多人走进我的石篆居工作室,有心人总是要将我的作品一件一件地“品尝”一遍。有的怀着一种留恋的心情走了、有的怀着一种不虚此行的满足感走啦、也有的大多成了我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比起那些对我的作品无动于衷的匆匆过客,因我的书法感动过和我成为朋友的总是帮助我的知交。我不知道朋友们为什么喜欢我的字,但凡走近我的朋友都是因我的字才认识我的。我亲身经历过很多次游客问我“李文进是谁”,这样的话,当我告诉他们我的身份时他们很是吃惊……。也许人们在这个充满浮躁、腐朽之风气的社会中发现了我的字里行间透着一股沉静之气的缘由吧,使他们的心可以得到些许的宽慰。

我从客人的眼神里看到了成绩。也坚定了我所追求的目标:在书风的追求上更加主张走神采、形质兼之的道路,坚守自己的帖学的原则不变。如果世人坚持碑帖结合的二元路线不变,甚至已经将其视为主流书风,那我依旧是集百家帖学之精华不动,我把这称之为我的书法艺术一元化路线。因为在我看来,书家在个人书风的塑造上若没有自己所坚持的东西,盲目的去追随人们所说的笔墨当随时代,我把这种现象认为是一种跟风的嫌疑。夸大了笔墨当随时代的概念。在碑帖结合的呼声日益高涨的形势下我不否认碑帖结合的好处,但我总以为作为有思想的书法家一定不是随波逐流的,他一定有着自己所为之牺牲的东西并为之自豪的精神力量。很多人把中书协会员证看得很重,于是书法与证书主次颠倒、舍本求末,放弃对书法艺术古法的追求,转而跟风学浮躁(狂怪的流行书风)。这是我一直不能接受的价值观。

王羲之曾说:“凡书贵在沉静”。沉则生静,静则万物观。在创作过程中可以进入“使心忘于手,手忘于书,心手达情”的最高境界(张怀瓘)。

说到境界,必定是以二王为代表的魏晋风流也就是以帖学为主线的书风。阮元在《北碑南帖论》里说“短笺长卷,意态挥洒,则帖善其长。界格方严,法书深刻,则碑据其胜”。我们从这两句话中可见帖和碑的南北差距可谓一正一反。意态挥洒乃见于南帖,界格方严乃见于北碑。然而影响中国书法几千年的二王何见其碑书?阮元接着说:“羲之隶书,世间未见矣”。“王献之特精行楷(行书),不可隶篆”。因此,我在权衡自己书法发展前途之时选择了帖学,是因为我生性放荡不羁,故若挥洒自如恐怕还是短笺长卷易于发挥吾性情也,我岂能在界格方严里度日?但我也不情愿在两者之间走平衡木,索性意态挥洒,永葆南人情怀。然而张怀瓘强调学书之人“若顺其性,得其法,则何工不克,何业不成”。张公此语意为书风无论南帖北碑,还是碑帖结合,但顺其本性,要得其法,且持之以恒都将获得成功,选择何种书风都将由个体的本性决定。切莫将己所欲,强施于人。天下书法不可独尊一家之法也。

2010-8-20晚  心堂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十一号二层1358号  电话:13161376350 QQ:1024613974 Email: jijuzhe1973@126.com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篆居画廊有限公司 京ICP备 14019602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联系+V